鸭子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诊断方案hell

时间:2020-1-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养鸭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养鸭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鸭已发展成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鸭病的发生和流行却严重阻碍了养鸭业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河南不同地区鸭病归纳如下,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在感染的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低的5%,高的可达8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多发,主要经呼吸道或破损皮肤感染。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被细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都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2、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时可长达7天。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眠、缩颈、两肢软弱、不愿走动、行动迟缓、供济失调、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睛周围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中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部膨胀,濒死期出现神经症状,如摇头、点头或背脖,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态,进而出现全身痉挛性抽搐,很快死亡,病程一般在1~3天。而4~7周龄的雏鸭病程可达7天以上,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症状为沉郁困乏,食欲减少,肢软伏卧,不愿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势,有少数病例出现头颈歪斜,不断鸣叫、转圈、倒退。安静时,可采食饮水像健鸭,这样的慢性病例常能存活,但发育不良,体态消瘦,失去经济价值。还有少数病例出现呼吸困难,常因发育不良、体态消瘦,衰竭而死。也有出现跗关节肿胀,跛行、伏卧不起。

3、剖检:主要病变是浆膜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病程长的病例,炎性渗出物机化呈干酪样形成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急性病例心包积液、心包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慢性病例心包内有纤维素块填充,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病程较长者,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呈干酪样,肝脏表面常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容易剥脱,呈土黄色或红褐色,质地较脆,胆囊肿大,有时肝脏也肿大,病程较长的病例,肝表现渗出物机化,形成淡黄色的干酪样团块,不易剥落,多数病例的气囊壁上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渗出物可部分钙化,脾肿大呈斑驳样,鼻窦中有脓性渗出物,纤维素性脑膜炎、输卵管炎、关节炎等。4、防治:

4、1预防本病首先要改善育雏舍的卫生条件,特别是通风、干燥,饲养密度合理,平时要勤换垫草,尽可能采用“全进全出”,经常消毒,冬春季节要做好鸭舍的防寒保温工作,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4、2药物控制与疫苗预防

在药物防治上,本病对磺胺类和先锋霉素最敏感,由于先锋霉素价格较贵,磺胺类药副作用大,采用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25~50mg/kg混饲效果较好,也可用土霉素及青、链霉素联合注射,再配合复合多维联合用药,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考虑到该菌血清型较多,且区域性较强的特点,制造自家疫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在7~10日龄进行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二联苗颈部皮下注射0.5ml/只较好。二、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5~11月龄的中成鸭也多发,特别是产蛋种鸭也易感染而发病。

1、流行病学: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各种日龄均易感染,以雏鸭为主,发病鸭场往往是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饲养密度高等,发病季节以秋末、春初较多,其它季节零星散发,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菌的禽类,它们的尸体、粪便可随时污染饲料、饮水、饲养场地及有关工具等,使健康鸭很容易感染本病原体,一般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不一定即刻发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感染其他疫病时,寄居在体内的细菌会乘机进入血管,随血流分布全身,引起败血症或其他病症。另外,大肠杆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而被感染,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若种蛋被污染,会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甚至引起雏鸭的大肠杆菌病。

2、临床:由于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健康鸭群很易感染,成为寄居性的带菌鸭,所以潜伏期的长短很不一致,在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的鸭场,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且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体质较弱,合眼缩颈,腹围较大,食欲减退,呆立一旁,缩颈嗜眠,两眼和鼻孔处常附粘性分泌物,有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成年鸭表现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可见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摸腹部有波动感,穿刺有淡黄色腹水流出。

3、剖检:败血症为其主要特征。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状的绿色,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有淤血或水肿,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腔有渗出性炎症,腹水为淡黄色。有些病例卵黄破裂,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肠道粘膜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等病理变化。

4、防治:

4、1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卫生管理制度,要从无大肠杆菌的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重视种蛋、孵化室和孵化器的薰蒸工作,商品肉鸭饲养实行“全进全出”。

4、2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一旦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积极治疗,以免盲目用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时,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类等,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均有良好治疗效果,氟哌酸按0.01%比例混入饲料连用3天,土霉素碱按0.08%~0.1%比例混入饲料,连用5~7天,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取得满意效果。由于长期用药容易形成药物残留,影响肉的品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通过分离种鸭场及区域性有代表性的菌株制作成自家灭活疫苗,能够起到针对性预防作用,该病用大肠杆菌和浆膜炎二联苗免疫效果较好。

三、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又称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

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在鸭瘟流行时,成年鸭发病和死亡率比较高,1月龄以下的小鸭发病较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最易流行。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也可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播。其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或病鸭群带毒的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使用被病鸭排泄物污染的用具、运输工具、与疫区或疫场人员的往来等都可能造成鸭瘟的传播。2、主要症状:病鸭表现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喜卧不愿走动。病初体温升高到43℃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温,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鼻腔有分泌物,部分鸭头颈部肿大。病鸭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3、剖检病变:剖检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即口腔、喉头周围可能有坏死灶,食道内有条纹状溃疡,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或溃疡,小肠有出血环,心脏有出血点,肝脏微肿胀、淤血和出血斑点。

4、防治措施

4、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严禁从鸭瘟疫区进鸭;平时严格执行对鸭舍、运动场、管理用具、运鸭车辆的消毒工作。

4、2提高防疫意识,做好防疫工作。种鸭于产蛋前注射鸭瘟灭活疫苗;具有母抗体的幼鸭到13日龄时抗体大多消失,因此,可于10日龄左右安排疫苗接种。

4、3一旦发生鸭瘟,必须对鸭群进行全面检查,并采取严格封锁措施,进行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严禁病鸭外调或出售,病死鸭深埋或焚烧。烘便、羽毛、污水需经消毒,垫草宜烧掉,不再重复使用。四、鸭病毒性肝炎

本病原为鸭肝炎病毒,主要侵害3~5周龄以下的小鸭。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死率有的甚至高达90%。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暴发本病的鸭场多是由于从疫区或发病鸭场购入带病的雏鸭传染所致。此外,人员流动如饲养员窜圈,外场人员参观,卫生检查人员的窜场走动,收购病残鸭的小贩等都可能成为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车辆往来,用具和垫草不经消毒处理反复使用,在场内乱扔病死鸭等,也常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

2、临床症状:发病后表现精神萎靡、缩脖、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发呆、常跟不上群、眼半闭、采食量减少或绝食。发病半天至一天即发生全身性抽风,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有“背脖病”之称。表现为两脚痉挛的反复蹬踏,有时在地上旋转。病鸭的嘴和爪尖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但有的无任何症状,一背脖、一蹬腿便死亡。

3、剖检病变: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脆易碎,颜色暗淡或发黄,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4、防治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实践证明,暴发本病的鸭场多是由于从疫区或发病鸭场购入带病的雏鸭所致。因此应严禁从发病鸭场或孵化房购买雏鸭,严禁场外人员不经消毒进场或窜圈,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严格按卫生消毒要求处理病死鸭等。进雏前与饲养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确保饲养卫生洁净。

4、2提高防疫意识,进行特异性预防进雏前应了解种鸭场对该病的免疫情况。若母鸭免疫确实,其雏鸭母源抗体可维持2周左右,基本可度过易感危险期;如果饲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提倡在10~14日龄进行鸭肝炎疫苗的主动免疫。若母鸭未经免疫,雏鸭应于1日龄主动免疫。一旦小鸭发生本病,应迅速注射卵黄抗体,可降低死亡率和防止流行。五、鸭恶癖

本病是群鸭生产中一只或多只鸭子表现的不良行为,如啄癖,啄癖有多种类型,常见于关闭密集饲养的鸭群。

1、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量不足,舍内通风不畅,光线太强,饲料没有综合配制,饲喂时间没有固定等,都会造成啄羽癖和啄肛癖。

2、临床症状:主要是啄食背后部羽毛,被啄鸭背后部羽毛稀疏残缺,皮肤出血破损。啄肛癖多发生于产蛋母鸭,尤其是产蛋后期的母鸭,因鸭腹部韧带和肛门括约肌松驰,产蛋后不能及时收缩原位而留露在外,就容易发生互相啄肛,有的因蛋形过大,肛门破裂出血,也会导致追啄。

3、防治措施:根据鸭恶癖发生的原因,可采取对症措施,如供给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合理关养,并改善通风设施和减少光线强度等,治疗时可混料喂服啄羽灵,每包拌料5~10kg,连服7~10天,有一定的疗效。服用口服补液盐也有较好疗效,在饲料中添加2%的食盐,对缺乏食盐引起的啄羽癖有效,每羽每天投服0.5~1.0g,成年鸭1~3g石膏粉效果较好。六、鸭热应激

即鸭的中暑症,是鸭只夏季生产的一大障碍,它不但影响鸭的正常生长,健康水准,也严重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夏季,气候炎热,鸭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闷热潮湿,或鸭群在强烈日光下照射时间太久,饮水不足,都可以引起中暑。

本病发生较急,主要症状是精神不好,喜饮不食,翅膀下垂,呼吸快速,张口喘息,进而呼吸困难,体温升高,严重时步态摇晃,站立不稳。如果出现倒地抽搐症状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就会很快死亡。

急求办法:将病鸭迅速转移到通风凉爽、环境安静的地方,供给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使其逐渐散热、康复,同时对病鸭可采取以下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治疗:

1、用少量清凉油涂擦鸭的头部,用针尖刺破翅静脉放血,同时灌少量的冰水或凉水。

2、十滴水3~6滴或霍香正气水4~10滴,加少量凉水1次灌服。

3、大群鸭子发病,可在饮水中加入禽用口服补液盐,疗效十分显著。

七、禽流感

症状:严重的精神委糜,多闭眼蹲伏,出现各种神经症状,肿头;流泪,呈现湿眼圈、红眼;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或喘气)。急性死亡鸭可见上喙和足蹼发绀或出血;腹泻(排白色或青绿色稀粪)。中等毒力感染的病鸭或部分免疫鸭出现体况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

主要病变: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有大量干酪样物或出血、肺出血或淤血,胰腺出血,表面有大量针尖大的白色或透明样坏死点或坏死斑,心肌表面灰白色条纹样坏死,腺胃粘膜局灶性溃疡,肠道粘膜可见出血或出血环,肠道外壁脂肪出血。脑膜出血、脑组织局灶性坏死以及肝、脾、肾肿大出血或淤血。产蛋鸭卵泡膜严重充血、出血,输卵管粘膜出血、水肿并附有豆腐渣样凝块,甚至卵泡破裂。

防治:做好引种,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落实好一般的免疫工作。强化饲养环境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可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鸭进行免疫接种。对早期患病的鸭用当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另外可以使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来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八、其它疾病

除上述六种疾病外,还有雏鸭副伤寒、鸭呼肠孤病毒(花肝病)、鸭腹水、鸭球虫病等。希望广大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管理及消毒措施,做好免疫接种及合理药物防治措施,共创健康、绿色养殖。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sgwo.com/jbzl/110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