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安全知多少 目前正值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夏季炎热的高温是食源性疾病最高发的季节,谨防饮食风险尤为重要。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怎么吃才能让我们安然度夏呢? 今天我们就分享下近期我院急诊科荀凯医师与宁波1套“健康有1套”栏目主持人的对话,让大家了解夏天的饮食安全。 //问题1:近期宁波人吃小海鲜引起腹泻等问题的解答 主持人 夏天一到,每天吃什么就成了大问题,有时候胃口不佳,有时候又怕吃错东西,前几天新闻上就说,宁波人喜欢吃小海鲜,有些人吃了后出现了拉肚子等问题,荀医生知道吗这个事儿? 首先我来科普一下什么是“食源性疾病”。这个名词是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通过食物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的感染或者中毒性的疾病,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老百姓口中俗称的“食物中毒”。 举个例子说,每年都会有因为吃贝壳类的海鲜(扇贝、牡蛎、生蚝、“淡菜”、香螺、织纹螺、泥螺等)引起呕吐、腹泻、肝功能受损、口唇和四肢麻木的市民朋友来我们急诊就诊。其原因是在东海这类赤潮频发的海域,贝壳摄食了有毒的藻类,引起藻类的毒素在贝壳内蓄积,而人类一旦食用了这些贝壳就可能发生中毒。再加上宁波的一些百姓喜欢食用生的海鲜,进食后容易引起消化道的细菌感染,产生各种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呕吐、腹泻等。 荀凯 //建议 /// NOCITCE 如果要进食贝壳类海鲜,需要反复清洗,并尽量避免进食生食。 主持人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举一反三的问专家,那么其他的海鲜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吗?我们宁波人离不开海鲜,那么夏天吃海鲜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是的,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家里的餐桌上也自然少不了海鲜类食物的出现。因此我建议: 1.购买时要去正规的菜场或超市,且尽量购买新鲜的食材; 2.烹饪时候建议烹饪至全熟; 3.夏季的温度和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尽量不吃隔夜的饭菜; 4.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肠道的正常菌群不同,这也是在面对同一种海鲜时,有些人会出现呕吐腹泻,而有些人却不会的道理。 荀凯 //问题2:夏季饮食不当引发的急症有哪些? 主持人 有些市民朋友喜欢尝鲜,有时候尝鲜也容易尝出问题来,荀医生就遇到过不少吧? 是的,在急诊,急性胃肠炎是每年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刚才提到了贝类毒素的动物性食物中毒,那么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其他几种引起中毒的类型。 1.化学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是进食了残留在蔬菜、瓜果上的农药引起的中毒。我曾就救治过两位因为进食了残留百草枯农药的蔬菜而中毒的病人,引起了肝肾功能的异常和轻度的肺部纤维化,幸好食用剂量不大,加上我们急诊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努力,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了。当然,宁波人每到夏天也有吃腌制食品的习惯,在腌制不充分的时候,食物里亚硝酸盐就会引发中毒的发生,引起全身缺氧青紫、昏迷、甚至休克等等。 2.还有一种植物性食物中毒,就是进食了含有毒素的植物所导致的中毒。比如常见的毒蘑菇,发芽的马铃薯。前段时间,我还救治过一家子人,因为吃了寺庙的院子里种植的曼陀罗(也就是古时候用来只做蒙汗药的主要材料)而引起的肢体麻木、头晕、呕吐、肝功能受损的病人,在经过了我们的综合性治疗后康复出院。 3.另外,除了刚才提到的贝壳海鲜,还有其他动物性食物中毒的病例。比如十年前南京地区,出现的大量因为进食含有洗虾粉的龙虾而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的案例,也有每年因为进食河豚鱼或者河豚鱼干中的河豚毒素而引发的各种悲剧。 4.还有如刚才提到的,生的食材可能会含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病毒,如果食材不新鲜、保存不妥当、烹饪不充分,都会引起感染型食物中毒。我们做菜时有时偷懒,生熟食材的砧板不分,也会有引起此类感染的风险。 荀凯 //问题3:食物中毒的治疗 主持人 荀医生,一般这样的患者送来急诊了,是不是洗洗胃就能救过来了? 并不都是如此,每种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都要仔细回溯分析,因为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不同,轻的可能用些抗生素补液葡萄糖和盐水就可以缓解;而危重的类型,除了基本的治疗外,可能还需要洗胃、利尿、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各种综合性治疗。 荀凯 //问题4:胃肠道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主持人 胃肠道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胃肠道疾病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最通俗的话来讲,任何发生在胃肠的疾病,都可以称胃肠道疾病,比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肠炎、胃肠道的息肉、肿瘤、结核、出血等等。 而食物中毒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每种类型又会有其特殊的特点,其中食物中毒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是隶属胃肠道疾病这一大类中的其中一种而已。两个概念互有交集,但又各有其不同之处。 荀凯 主持人 食物中毒会表现出怎么样的症状? 不同的食物引起的中毒,引发的症状是不同的。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胃肠炎为特征的食物中毒。 1.腹部的疼痛,常见于上腹部和肚脐周围,一般食用后0.5-3小时内出现,并可以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2.腹泻,最常见的是解黄色的水样稀便,甚至有时根据摄入物质不同,还会有黏液样便、血样便、米泔水样便等。 3.脱水症状:因为腹泻和呕吐排除过度的水分和电解质,轻者引起口干舌燥的症状,重者可以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尿量减少、脏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功能衰竭等。 荀凯 //问题5:食物中毒怎么办? 主持人 医院呢?如果自己在家又该怎么办呢?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比如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并且按照以下几条原则处理: ①停止接触引起中毒的食物。 ②采取各种样本以备送检,将食物样本送到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医院采取消化排泄物、血液、尿液等样本。 ③选择合适的急救措施:比如现场催吐,医院接收洗胃、导泄清肠、补液、抗感染、脏器功能保护等治疗。 荀凯 主持人 防止食物中毒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起,很多可能是看起来特别不起眼的细节。荀医生有没有一些更好的建议呢? 这是个很大的概念,我举几个日常生活中操作性比较大的例子来说明: 1.防止果蔬农药残留中毒:比如上面提到过的,我曾经救治过的两位百草枯中毒的病人的事例。 2.剩菜中毒:夏天,熟的剩菜里里会产生亚硝酸盐,食用过量就会引发中毒,导致全身缺氧青紫、昏迷、甚至休克等等。另外夏天的高热多湿的环境利于细菌病毒的滋生,从而引发感染型食物中毒,因此建议买适量的菜做适量的菜,每餐控制好量,尽量不要剩菜,顿顿吃新鲜烧制的菜品,即新鲜可口避免浪费,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就医麻烦。 3.生熟分开:没有充分加热的生食中可含有各种致病因子,而如果我们将生食和熟食放在同一块刀板上,就有一定的几率使生食上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接触到熟食上,从而引发感染或中毒。所以我们建议生食熟食的刀板尽量能分开使用,或在进行下一道食材的处理之间,将刀板用流动清水充分地清洗干净。 4.尽量吃全熟的食物:虽然把食物充分烹饪至全熟,并不能%杀灭各种细菌毒素,但却也已经能从极大的概率上避免了各种感染或中毒的风险。另外我们千万不能迷信冰箱的保鲜作用,冰箱中同样可以滋生细菌,所以从冰箱中取出的剩菜或生食,也一定谨记要充分加热。 5.手卫生:手卫生是避免消化道感染很重要的一环,充分地清洁双手,尤其对孩子来说,可以有效地减少致病因子接触感染的风险,各位观众如果愿意的话,医院里常用的“六步洗手法”,带着家里的老人孩子来进行标准的手卫生。 荀凯 主持人 腌菜在夏天如何来吃才比较安全呢? (腌菜里都有亚硝酸盐我们都知道而亚硝酸盐会在第3-14天之间达到峰值此后慢慢分解因此建议腌菜在15-20天后才食用,不然会有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 那么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下几种食物: 1.黑木耳泡发时间如果过长,尤其在夏天,容易滋生细菌毒素,一般泡发三至四小时并及时食用即可。 2.四季豆也称菜豆生食可以引起溶血和胃肠道症状。闷煮、水汆后再炒等方法,确保烧熟煮透,一定要烧至颜色失去原有青绿色方可。 3.发芽土豆土豆要储藏在干燥、通风、低温的条件下,比如4℃左右的冰箱里会比较合适。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芽的土豆,因为食用发芽的土豆可能会造成龙葵素中毒。 4.黄花菜其中含有秋水仙碱,大量食用会引起秋水仙碱中毒,引起急性的消化道和心脑疾病,甚至引发黏膜出血,因此处理要得当,在水中汆10分钟,可以使得不耐热的二氧化秋水仙碱被充分破坏。 荀凯 //视频链接 /// NOCITCE ▲夏季饮食安全上 ▲夏季饮食安全下 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看视频,本视频来源宁波电视台,宁聚APP。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