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吃货 每年夏天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 小龙虾的味道 无论糖醋味、或者椒盐味,或者麻辣,又或者是红烧…… 我们都喜欢吃! 然而接下来的这个消息,却犹如晴天霹雳! 鸠江区白茆镇套南村农民刘先生向《生活传真》记者爆料, 说他那里的小龙虾有可能是“农药”味!!!! 1.神秘人爆料:为了利益曾用“农药”捕虾刘先生说,自己两年前一直从事的都是鱼虾捕捞工作,曾经为了利益,买过一种名叫“灭xx”的农药,效果来得快,一撒下去鱼虾就浮起来了,但是对水质有影响。 而最近,刘先生说发现他家附近的河沟里,又出现了类似的“药捕”!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对方撒农药的过程,但是因为之前他自己用过这种“灭xx”农药,所以能够闻出气味。 “也许就是干了这样的事情,有点伤天害理,所以我自己也得了慢性肾炎。” 刘先生坦白的告诉记者。他怀疑自己得病,就是和吃过被药捕过的小龙虾有关! 刘先生说,这次他主动爆料,就是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监管。 为了证实有人真的用农药捕过鱼虾,他还带我们见了其他两位村民,其中有一个人明确表示,他看过有人用矿泉水瓶子往捕鱼虾的地笼四周撒些东西,怀疑就是稀释过后的农药,大家都觉得用“农药”捕的鱼虾吃了对人体肯定有害。 2.专家揭秘:如是低毒农药吃时需彻底清洗记者在淘宝上也搜索到了这种“灭xx”药物,发现它竟然是一种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花卉、果园等。但卖家也注明可以用于“清塘”,但“禁止用于违法捕捞”,而且“切勿食用死鱼虾” 记者随后联系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朱教授表示农药对水质肯定有影响,但是对小龙虾的危害不大,如果是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那么小龙虾在被捕捞之后,只要彻底清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3.权威:芜湖龙虾抽检结果良好不用过于担心就刘先生反映的“药捕小龙虾”这种行为,记者联系了鸠江区农业与林业局,一位胡主任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法律法规,药捕小龙虾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同时“灭xx”是聚酯类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对小龙虾的危害微乎其微。 但考虑到农药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下一步,他们会加大巡查力度,加大宣传,积极制止药捕小龙虾的行为。 《生活传真》记者同时联系上了芜湖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食品消费科的胡科长表示,芜湖在食品安全方面一直就比较重视,管理相当严格。就目前而言,他们还没有接到过有关小龙虾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 而据他们了解,我市各大成规模的餐饮企业,都有固定的小龙虾养殖供货渠道,而对于小的摊点和排挡,他们也会不定期的进行抽检,之前的抽检结果也很良好。 今后还会加大这方面的检查力度,如果检查出有问题的小龙虾,他们将会严厉查处。 听完权威回复,小编总算是放心了,刘先生所反映的问题不管是真是假,至少我们可以知道,目前芜湖市场上的龙虾抽检结果还是不错的。 林老实同时想说,外出就餐要认准正规门店,干净放心;自己在家做一定要清洗干净,煮熟煮透!另外龙虾虽好,一次性也不宜吃太多! 最后,请为保障我们“餐桌安全”的工作人员点个zan吧, 大家一起监督,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曹银霞 小编:林老实 延伸阅读:关于小龙虾的七个“秘密” 现在,正式小龙虾上市之际,不少市民都会在闲暇时大快朵颐。但最近,总是有些“小龙虾不能吃”的信息广为流传,让不少市民心里直打鼓。 真的有这么可怕吗?让小编开启谣言粉碎机,来一一为你揭开: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谣言一:小龙虾是虫子,吃不得!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小龙虾不属于虾类,是一种虫子》。这篇文章通过“日本解密档案”,讲述了一个人们难以想到的故事,又通过各种数据和“环保总工程师”之口,为小龙虾的脏提供了佐证,让人一时难以反驳,从而宁可信其有。这是真的吗? 谣言粉碎机 针对这一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鲍传和介绍,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属于十足目(学名Decapoda),是节肢动物软甲纲的一目,包括各种虾类、寄居蟹类、蟹类,十足目和昆虫完全不是一类。 与昆虫不同,小龙虾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它还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芜湖区域水质不错,现在野生的小龙虾也很多。 谣言二:小龙虾是“外来变异物种”!!有传言称,小龙虾属于外来物种,经过变异发展成为现在的小龙虾。 谣言粉碎机 据合肥市畜牧水产局专家刘磊介绍,小龙虾确实属于外来物种。 小龙虾原产地在美洲地区,繁殖力特别强,被引进到中国,迅速遍地繁殖,这才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谣言三:小龙虾专吃垃圾!脏!!小龙虾在臭水沟里吃腐烂的尸体长大?这条有关小龙虾的传言,考验着“吃货们”的心理。 谣言粉碎机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鲍传和说,小龙虾是杂食动物,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会同类相残。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但这只能说明小龙虾生命力旺盛,不代表它们喜欢脏的环境。 谣言四: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小龙虾生活环境脏,所以“重金属超标”?有解释称,小龙虾处于污染环境中,它从污水中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上。 谣言粉碎机 鲍传和介绍称,小龙虾体内是否重金属超标确实和小龙虾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重金属大部分转移到外壳上”的说法不科学。 我们吃小龙虾时往往会“去头吃尾”,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刘磊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据其介绍,每年农业部都会定期抽检,合肥也会不定期抽查。这次共抽查了多个样品,没有发现一起重金属超标的案例,均检验合格。 谣言五:小龙虾终身携带肺吸虫病!南京日前发生一起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事件,个别专家从患者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罪魁祸首是小龙虾。一时间,很多人笃定地认为:小龙虾不能吃! 谣言粉碎机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石振旺介绍,目前门诊有一些病人,因为吃了不洁净的小龙虾引起了急性肠炎,但是案例也比较少。 急性肠炎一般是因为吃了不新鲜的食物。吃小龙虾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吃到了不干净的小龙虾,或者是小龙虾死亡时间过久产生的组氨酸会使肠胃不适,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南京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虽然食用了小龙虾,但是这病和小龙虾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有可能是清洗小龙虾使用的化学制剂造成的。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让龙虾看起来色泽好看,而使用了化学制剂。 谣言六:蓝色小龙虾是基因变异!有一种说法,称蓝色的小龙虾是污染导致的基因变异,不能吃! 谣言粉碎机 据鲍传和介绍,虾壳上的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黑等多种颜色,网上出现的蓝色小龙虾可能是个别小龙虾的基因变异,这是非常稀少的,也与重金属污染无关。 根据龙虾体内的虾青素含量的不同,虾壳的颜色会有所变化,和虾子肉质本身无关。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有一种蓝色的小龙虾确实存在,天生就是蓝色的外壳。 谣言七:小龙虾头部有毒素、寄生虫!谣言说,小龙虾的头部有毒素,还有寄生虫,吃了就会中毒! 石振旺介绍,小龙虾的腮在头部,而腮的作用主要是过滤,里面可能含有一些杂质,如果清洗不干净的话,可能会引起肠炎。也有一些人,天生对虾子过敏。清洗干净,煮熟煮透,一般都不会引起不适。 如果不确定虾头是否清洗干净,可以避免吃虾头。当然,小龙虾能携带寄生虫,但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荸荠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食物要烧熟煮透,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 部分素材来源:江淮晨报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