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碗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粥差点没命夏季

时间:2021-1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控制白癜风扩散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62967.html

夏季天气炎热

人容易食欲不振

很容易有剩饭剩菜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

大多数家庭会把剩菜剩饭

放进冰箱留到以后再吃

但是千万别放久了!

近日,常州一位患者就是因为

吃了一碗放在冰箱7天的咸粥

结果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

入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的状态

医生表示

患者得的是“冰箱病”!

什么是“冰箱病”

“冰箱病”就是指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泻或是肠胃疾病等不良反应。

冰箱并没有人们看起来那样安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冰箱只能够让细菌的繁殖速度放缓,并不能阻止细菌的侵袭。况且有一些病菌是不怕冷的,比如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它们可能污染冰箱里的冷藏食物。如果使用冰箱不当,或者后续在食用时没有充分处理,细菌就会进入人体,引起一系列细菌感染。

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致命,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

医院的内科门诊中出现上吐下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很多都与冰箱有关,有的吃了冰箱放太久的食物,有的喝了太多冰镇的饮料等等。

夏季谨防这四大“冰箱病”

#01“冰箱头痛”

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温差悬殊。在快速进食过量冰冷食物时,上颚被迅速冷却,而上颚后部正好有一个神经中枢,这时,神经中枢的神经群会向大脑发送信号,以改变体温。

当冷食吃得太多,这些神经群被过度刺激,就会向大脑发送错误的信号,导致大脑动脉痉挛,就像脑子被“冻”住了一样,当血流猛地冲击痛觉神经末梢时,人会感觉在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剧烈疼痛,有的人还可能恶心呕吐。这也常被称为“冰淇淋头痛”。

#02“冰箱肺炎”

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擦洗,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能够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过敏性体质者和儿童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寒战、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03“冰箱胃炎”

夏季,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由此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

#04“冰箱肠炎”

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霉菌仍可继续生长。如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

冰箱的十大使用误区

1.食物包装袋没有认真封口

封口不当容易造成空气和湿气进入,导致食物腐败。储存食物时,务必拧紧盖子或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挤出去,然后扎好封口。

2.不换原包装,直接入冰箱

肉类、切开的蔬菜和水果等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看上去似乎包裹很紧,其实很可能存在肉眼难以发现的漏气孔。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买回家后如果暂时不吃,应去掉原包装,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重新包装好后,再放进冰箱。

3.储存容器过大

食物少而容器过大,容易导致食品表面变硬,并加速其腐败变质。食物与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匹配,所留空隙尽量小。

4.大块食物不拆开储藏

猪肉、牛肉、羊肉等大块食物如果不分开储存,一次吃不了,下次再反复解冻,很容易加速食物变质。应将大份食物分成若干份一次可吃完的量,分别包好储存。

5.不留意冰箱温度

冰箱温度稍微高几度就可能导致某些食物更快变质。需注意将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设为分别低于4℃和零下18℃。

6.塑料外卖盒循环利用

很多人不舍得扔塑料外卖盒等容器,拿来反复使用。但这些盒子并不结实,一旦有破损就导致食物快速变质。外卖盒用完就应该扔掉,盛放食物时用新的容器,确保其没有破损。

7.冰箱门上乱放食物

冰箱门上的温度通常比冰箱内架温度稍高,导致食物更快变质。事实上,鸡蛋、牛奶和新鲜熟食等易变质的食品应放在冰箱内部的架子上或盒子中。

8.把太热的食物放入冰箱

食物太热时不能放入冰箱,否则既对冰箱造成损耗,又容易导致周围食物因为温度升高而滋生细菌。温热食物最好放凉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大盒温热食物时可以加些冰块,或将其分成若干小份储存。

9.冰箱里的剩饭不贴标签

剩饭剩菜放入冰箱后很容易被遗忘,这类食物即使冷藏也更易变质。剩饭剩菜放入冰箱时,最好贴上标签,注明日期,一旦过期,马上扔掉。

10.仅靠嗅觉判断是否过期

很多人不清楚食物的保质期,单凭嗅觉判断食物是否变质。其实没有味的食物也可能已变质。如被李斯特杆菌污染过的食物,色香味都不会有变化。

最后志玲提醒大家,天气越来越热,食物更容易变质。夏天一向是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季节,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正确使用冰箱,减少“冰箱病”发生的可能~

来源:成都商报、江苏新闻、常州台、新华社广东卫生信息、广州日报、新华网、番禺日报、BTV我是大医生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

□审核:王轶男□责编:王德斌

记得点亮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sgwo.com/jbzd/14038.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