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辽宁多地气温降到冰点这些习惯得改改

时间:2016-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国庆长假一眨眼就过去了

小伙伴们这七天玩得开心吗?

今天是国庆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今年的最后一个长假都过完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虽然七天的假期过去了

但还要连上七天班啊!

别以为这样就够惨了

在供暖之前

外面冷飕飕、屋里冷冰冰的日子要来了

小伙伴们今天出门上班

是不是已经感受到冷了呢?

昨天开始

辽宁各地出现普遍降温

而影响辽宁降温的是一股高空冷空气,

这股冷空气来得快,影响范围大,

北部和东部地区气温下降幅度较大,

降幅在6-8度之间,其他地区气温降幅在4-6度。

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炳川

东北部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在5-7度之间,夜间气温除了大连南部以外,其他地区普遍都在0度左右,东部山区的气温可能达到零下2到4度。

0℃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穿秋裤都扛不住了其实大家普遍感觉较冷的原因

还是和西北风有关

不过

未来三天风力将逐渐减小

普遍在4级以下。

预计下周气温逐渐回归正常,

辽宁将以晴或多云为主,

气温从12号开始有明显回升

回升幅度普遍在6度以上。

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炳川

 未来三天,我省各地气温缓慢回升,但是温度回升的幅度不大,在2-4度之间,并且在10号当天,我省受另一股冷空气影响还会出现阵雨,气温会有小幅波动。

此外

今天也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啥是寒露?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也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

而我国古代还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天气越来越冷,我们该如何养生呢?下面这些事千万不要做!1赤脚穿鞋

俗话说:“寒露脚不露”,也就是说,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要应及时增加衣物,以防寒邪入侵。而双脚由于离心脏最远,且脂肪层较薄,最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所以,寒露之过后就不要赤脚穿鞋、光腿穿裙了。

1晚睡

此时天气,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3喝冰饮凉茶

过度饮冷伤胃伤肺,还会伤害到肾以及身体的根本,所以秋季不易喝凉茶可改喝温补茶,如红茶、姜茶等。

4忌食辛辣

秋季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易伤津升燥,所以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芝麻等润燥。

要注意以下秋季高发疾病急性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相对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痢疾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烹饪时一定要加入生姜、料酒以祛寒解毒。秋天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心脑血管病

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冷暖多变,常常不易立即感知到。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在晚秋时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在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因此,预防秋季感冒受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相当重要。

习惯性便秘

秋季气候干燥,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表现为便次减少,粪质坚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欲便不畅等。按摩是简便易行的促排便方法,这种方法可在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前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身体仰卧,先将两手掌心摩擦至热。然后两手掌心在右腹下部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共按摩30圈。这个方向正好与粪便在大肠中的运行方向一致,有助于大便的运行。也可以早晚适当喝些蜂蜜水,有助于润肠通便。

痛风

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在当前季节,应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皮肤瘙痒

老年皮肤瘙痒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在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可用香皂或硫磺皂,或用些润肤露湿润肌肤;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肾脏疾病

主要以慢性肾炎和慢性肾衰为主,包括一些由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这些病人抵抗力严重降低,容易感冒发烧;容易因气温寒凉导致血压升高而难以控制。另一些病人因冬季食物丰富、食欲良好而过多进食荤菜、增加蛋白质摄入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这些都会加重肾脏病。所以防寒保暖、节制饮食非常重要。

在衣食住行方面该注意哪些?衣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记住,“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可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此外,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食寒露时节养生保健,“防燥”至关重要。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要想完全抵御“燥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有条件的,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住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在这“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行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秋风肃杀,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秋游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不仅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记者:佟悦,韩煦

来源:人民日报、大众养生网、《微读节气》(朱伟著)、南方日报、最爱大北京、网络综合整理

辽宁号新媒体编辑:耿英楠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sgwo.com/jbzd/2108.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